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消费形势分析
消费、投资、净出口,通常被称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首先看消费。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1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
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2.15万亿元,同比增长34.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但是,受经济整体下行的压力、产能过剩及通货紧缩的预期等抑制消费增长因素的影响,预期201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小幅回落,增速缓慢下行。
与此同时,我国消费结构发生着变化,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化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西部地区的消费增速将有所提升;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以及网络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消费增速仍将显著快于传统渠道的消费增速;农村商品流通领域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网络购物的普及,农村消费增速将继续领先于城镇消费增速;在高档商品、高端餐饮消费增速大幅下滑的同时,大众化商品和大众化餐饮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休闲旅游、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将越来越受到青睐。
投资形势分析
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39.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较1—8月份的累计同比增速下降0.6%,显示了较大的下行压力。
特别是1—9月份第二、第三产业投资累计增速比1—8月份累计增速分别下降0.5%和0.7%。2015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为7.05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速为2.59%,比去年同期下降10.5%。
政府投资占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也有所下滑,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额为9.1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速为18.07%,比去年同期下降2.88%,比1—8月份下降0.72%。
其中,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至1.8%,增速比去年统计下降23.3%。受经济前景不甚光明、产能过剩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减少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16年我国仍将延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下行的态势。
净出口形势分析
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7.8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7.9%。其中,出口10.24万亿元,下降1.8%;进口7.63万亿元,下降15.1%;贸易顺差2.61万亿元,扩大82.1%。与此同时,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值比重达到54.9%,较去年同期提升0.5%,其中,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7%。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我国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前三季度,我国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其中,原油进口量增长8.8%;成品油进口量增长4.7%;大豆进口量增长13.1%。同期,我国进口价格总体下跌11.6%。其中,铁矿砂、原油、成品油、大豆、煤炭和铜等大宗商品价格跌幅较大。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价格总体下跌1.2%,跌幅明显小于同期进口价格总体下跌幅度。进口价格的下跌,有利于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2016年,受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变化的影响,预期我国进口规模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低速增长,主要原因包括:国内生产配套进口需求下降、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需求减小、国内投资增速回落等因素。同时,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国出口将呈现增速将从高速转为中低速状态。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方式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占比将不断提升。“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将使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得到提升。
产业形势分析
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第三产业的增速继续高于第二产业2.36个百分点,比去年统计高0.48个百分点。同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86个百分点。预期2016年,这一态势将会持续。
不仅产业结构调整向好,而且中国经济结构升级效果明显,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2015年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累计同比增长达31.25%,与之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累计同比增速为17.04%。在国家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及大数据战略的背景下,未来信息化领域的投资占比将逐渐提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经济将快速发展,并将带动相关产业的改革,提高经济整体活力。与此同时,制造业升级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智能制造、互联网、物联网、战略新兴产业等战略规划的逐步实施将对我国制造业产生积极影响。预计2016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仍将继续向好。
事实上,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带动下,一批新兴产业,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型材料、机器人产业、卫星应用、3D打印、现代服务业、网购与快递业、生物和健康服务、现代农业等蓬勃兴起。尽管这些产业目前在经济中的比重尚不太大,但其生命力强,发展速度快,发展前途不可估量。目前很多传统产业在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等推动下正在进行脱胎换骨的转型升级。例如浙江省湖洲知名的吴兴区童装生产基地引进机器人后,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每个机器人8个小时可裁剪2万件服装,相当于10个工人一天的工作量。机器人裁剪服装的质量较人工更好,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了该地区童装的国际竞争力。
总体而言,2016年是我国执行“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国完成“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宏伟目标”的关键一年,是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革之年、创新之年和转型之年。